close

疑惑

 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種情形:原本和朋友約好星期六早上要去運動。但到了星期五晚上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想去,你開始想著,今天上班那麼累了,好不容易星期六放假,當然要好好休息。運動雖然好,但可能會讓自己更疲倦,甚至可能酸痛到影響上班。

  總之心裡很多小劇場,告訴自己不去運動的好處遠遠超過去運動對健康的幫助。

  這並不是你懶,而是出自於人類對現狀依賴的「現狀偏差」心理。所謂「現狀偏差」是指即便有對將來更好的選擇,但基於現狀安定的依賴感,會放棄真正有益的選擇,而保持現狀。那麼在「現狀偏差」的狀態下,要如何突破這份依賴感,試著嘗試對我們更有幫助的選擇呢?以下分享三個小技巧,來讓自己擺脫「現狀偏差」。

擺脫「現狀偏差」方法一:寫下「做」與「不做」的優缺點。

 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選擇新的挑戰是充滿危機與代價,但都只是在出現腦子裡模糊的概念。像是出現運動時可能扭傷、想靠運動減肥但沒效果只是浪費時間。這時你試著將做與不做兩者要付出的代價清楚的寫下來。

  比如:
  「做運動」得付出的代價:早起運動太浪費時間、跟朋友去運動可能又要去吃個飯浪費錢、運動太累會影響隔天上班精神。

  「不做運動」得付出的代價:體重越來越重、體檢紅字越來越多、體力越來越差。

  在清楚列出兩者的代價後,會讓你更清楚去瞭解這件事值不值得你去做。長期下來到底哪個對自己才是有利的選擇。但是知道是一回事,有沒有動力運動又是一回事。這時可以採用接下來要講的第二個方式,半強迫的去做對自己有利的選擇。

寫
擺脫「現狀偏差」方法二:創造選擇「不做」時,立即必須得付出的代價。

  在一般情況下,選擇不作為對當時來說的損失是最少、最無感的。這時我們可以讓自己因為這個不作為而產生立即性的損失。像是你可以跟朋友打賭,明天如果沒赴約去運動,就要請他們吃個飯;又或者是如果今天沒運動,接下來一星期都不許吃甜點,以及先預繳健身房費用,偷懶不去運動就會浪費已經繳的費用。透過這類懲罰性的約定,來驅動自己至少能「開始做。」而根據「作業興奮」效應,當你跨出了最難開始的門檻而開始運動時,接下來就有很大機率完成當天的目標。先別管是否會順利養成運動習慣,至少你這一天順利的完成運動的目標了。

賠錢
擺脫「現狀偏差」方法三:從最小目標開始行動。

  讓我們情願安於現狀的「現狀偏差」,就是怕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時間、體力、精神上的損失,因此當我們將目標放小一點,讓自己覺得「做做看也不會怎樣。」,比如說透過每天走個10分鐘開始,既不累也不會佔用到太多時間,這樣就能降低「產生損失」的想法,所以建立一個「做做看也沒差」的小目標,能更有效的擺脫「現狀偏差」帶來的不安。

walk

  很多時候沒有運動習慣或是不想運動的人,真的不是意志力或是懶得運動的問題,而是有許多根本上心理上的關卡,沒有得到適當的滿足或是啟動的條件,才會無法開始運動或是持續運動。而我也會從更多心理面向來分享自己或是別人在不想運動、懶得運動的情況下,得到哪種心理上的契機,開始一步步的培養出運動習慣。

  如果這篇文章能幫你解決運動上的問題,也誠摯邀請你加入,【從心開始,打造運動生活】粉絲專頁,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運動生活!


  若是有任何運動上的問題,請來信告訴我你遇到的問題!【歡迎來信】

arrow
arrow

    邦你愛上運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